2021-09-14 10:47:43
筆者從教三十年。清晰記得高中時第一次接觸到“蘋果機”同學們興奮和激動的場面。全班同學全副武裝防塵衣、鞋套、寂靜無聲地進入計算機房。那仗勢不亞于今天陌生人第一次闖入重型武器基地。同學們與“大蘋果機”親密接觸后當時由英語老師改行的“計算機”老師告訴我們只要你們輸入命令,機囂能為你們唱歌。為了讓機器能為我們這一群對未知世界充滿強烈好奇的少年們唱我們喜歡的歌曲,我們不惜付出遭受被老師責罵和批評的代價,也不惜 浪費“千軍萬過獨木橋”高考復習時間。我們折騰了好幾個下午終于讓這臺冰冷的機器唱出了人間最優(yōu)美最動聽的歌曲。更清晰地記得當時參與的同學掌聲響起、熱淚盈眶、同聲和唱的激動場景。年近半百的我已將此時此景刻進我生命的年輪里。
如今的教室黑板早已由一體機替代。其功能極其強大。強大到我質(zhì)疑學生只要會使用想學啥都行,可以自己搞定。因此,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信息化大背景下我們老師的角色應該是什么?我們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我們該教給學生什么?我們該怎么教?
帶著這些問題我經(jīng)過思考和實踐得出: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搭建有效的學習平臺。
具體做法:1、轉變陳舊的師生觀。2、與學生一起參與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3、相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4、師生共享信息獲取的方法及知識整合方法。5、師生共同應用網(wǎng)絡工具。4、教師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為學生私人定制學習平臺。
例如:我校一年級新生謝某,女生,獨生子女家庭。初次住校。主要存在問問題:1、對環(huán)境沒有安全感2、學習基礎差沒有自信3、對專業(yè)未來很迷茫。
針對謝同學問題。老師為她搭建了有效平臺。1、第一次來學校老師為她通過信息查找一個生活背景相近的,初中畢業(yè)學校相同的學姐陪同參觀學習。學姐陪同參與報到。第一天學姐全程陪伴。班主任老師全程提供專業(yè)服務。2.針對學習信心不足問題,為學生找到匹配老師分析孩子學習問題。3、努力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心。通過教務處平臺提供與之中考成績一樣的往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作為其榜樣。4、根據(jù)學生要求提供試卷平臺畢業(yè)學測試卷激發(fā)學習興趣,打消顧慮。
新生還未開始正常狀態(tài)上課,老師已經(jīng)啟動相關平臺,為學生搭建有效平臺,讓學生快速融入新生活。
信息化背景下:我們教師應該是開發(fā)平臺、選擇平臺、利用平臺、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為學生私人定制。老師不僅要像是醫(yī)生為每一個患病的患者診斷,治療。更要像養(yǎng)生專家一樣教會學生根據(jù)自己情況學會科學飲食,規(guī)律作息,學會保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原則。(作者單位系江蘇大港中等專業(yè)學校 許華麗)
作者:許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