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7 10:36:0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guān)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了勞動教育的總目標并規(guī)定了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課時,從此,勞動教育有了“硬指標”。雖然文件沒有提到幼兒園,但作為教育系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園階段開展勞動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基于此,我園從幼兒園實際及幼兒年齡特點出發(fā),制定了完整的勞動教育方案,將勞動教育貫穿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其中,大班幼兒除了自我服務方面的內(nèi)容外,還需要培養(yǎng)其為社會服務的能力,要積極參加班級服務和公益性服務。在幼兒園里,大班幼兒還需要學會幫助“家人”,因此我園開展了“守護天使”主題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觀察、采訪等形式了解保安、保育員、食堂人員、保健醫(yī)生等人的工作,并結(jié)合實際情況提供幫助。
某日我在園門口值周,發(fā)現(xiàn)“守護天使”們早早來到幼兒園和保安叔叔一起在園門口“執(zhí)勤”。洗手池旁,“守護天使”們指導大家正確洗手,并服務需要幫助的同伴;消毒機器人旁,他們提醒小伙伴按規(guī)定進行消毒,每位“小天使”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
晨間接待時,來了一個小班孩子,背上背著小書包,左手拎著水壺,右手提著袋子,因為手上的東西太多洗手時無從下手。發(fā)現(xiàn)“守護天使”急忙上前幫他拿東西,讓他進行洗手、消毒、晨檢,再撐傘送他回到班級(因為下雨天)。
我們正驚訝孩子的服務如此周到細致,并為這些“守護天使”點贊時,出現(xiàn)了驚人的一幕——“甩手掌柜”誕生了:一個大班男孩,入園洗手時,理所當然、趾高氣揚地將手中的水杯交給“守護天使”,仿佛在他眼中,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面對男孩的態(tài)度,“守護天使”并沒有表現(xiàn)出不滿,因為在討論“守護天使”職責時,大家都明確自己的任務。但讓人生氣的是,男孩連一句“謝謝”都沒有。
本以為這次的“意外”是個例,沒想到第二天入園依舊是這個孩子,依舊是相同的舉動……我和值周教師看到這一幕,都若有所思。我馬上在手機備忘錄中記下了這個特別的案例,后續(xù)與教師的探討中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樣的孩子不是一個而是一類。教師反映,值周時每天都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有教師用“包辦式服務”來形容這一現(xiàn)象。顯然,這和勞動教育的初衷是完全背離的。
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在思考:過于細致的服務,是否會讓幼兒產(chǎn)生更多的依賴性呢?幼兒園中的勞動教育究竟該堅持什么樣的原則呢?
首先,要做好觀念引導。基于幼兒園中出現(xiàn)的情況,班級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可以給幼兒相應的理念引領(lǐng),讓幼兒知道,勞動教育的第一步是做好自我服務,不給他人添麻煩。這是勞動教育的前置條件。
其次,可以轉(zhuǎn)變工作方式。對于直接的過于周到的勞動服務,我們是否可以改變策略,將部分行動變成語言提醒呢?比如針對幼兒東西多無法洗手的問題,其實可以在洗手池旁邊放置一張臨時存放物品的桌子,“守護天使”就可以提醒大家將東西放到桌子上,而不是事事都親自上手。
再其次,可以讓幼兒做角色輪換。幼兒園可以給幼兒創(chuàng)造體驗不同角色的機會,交互體驗不同角色,從而讓幼兒體會對方的心境。比如享受服務的幼兒,如果那天他是“守護天使”,遇見像他一樣的幼兒,他會不會有所思考有所改變呢?同時,幼兒在每次活動體驗后,教師也可以組織他們進行交流探討,或許幼兒自己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行解決。
最后,用環(huán)境影響幼兒。環(huán)境是隱性的幼兒園課程,在幼兒園中很多教育會融合在環(huán)境當中。幼兒園在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環(huán)境的支持,比如在需要的地方用溫馨的圖片提示語作小提示,如“不給他人添麻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從而讓幼兒在環(huán)境的浸潤下約束自身行為。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巖坦鎮(zhèn)溪口幼兒園)
作者:季惠忠
《中國教育報》2021年09月05日第2版 版名:學前周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