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00:00:00
兒童心理發(fā)展某種特征的形成,或兒童某種能力的發(fā)展,在某個時期容易出現(xiàn),過了這個時期,就難以產生。容易形成某種心理特征的時期,稱為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
——陳幗眉《學前兒童心理學》
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發(fā)展和感知覺方面。在心理學上有個非常經(jīng)典的案例,那就是發(fā)生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狼孩”案例。
1920年一位名叫辛格的傳教士,他在加爾各答郊外的樹林里面,發(fā)現(xiàn)了在狼群當中有兩個人類的孩子。根據(jù)她們的體格估計她們的生理年齡,一個是4歲左右,另一個8歲左右。辛格給她們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Kamala)、小的叫阿瑪拉(Amala)。當她們被領進孤兒院時,一切生活習慣都同狼一樣,不會用雙腳站立,只能用四肢行走,慢走時膝蓋和手著地,快跑時則手掌、腳掌同時著地。她們總是喜歡單獨活動,白天躲藏起來,夜間潛行。怕火和光,也怕水,她們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隨地便溺。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時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點鐘,她們像狼似地引頸長嚎。
8歲的卡瑪拉剛被發(fā)現(xiàn)時,她只懂得一般6個月嬰兒所懂得的事,辛格博士花了很大精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2年后才會直立,6年后才艱難地學會獨立行走,但快跑時還得四肢并用。4年內只學會6個詞,聽懂幾句簡單的話,7年時才學會45個詞并勉強地學幾句話。在最后的3年中,卡瑪拉終于學會在晚上睡覺,她也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時,她去世了。辛格估計,卡瑪拉死時已17歲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當于三四歲的孩子。
五歲前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8歲的卡瑪拉回到人類社會后,即使辛格博士對其加以悉心地教育訓練,但是卡瑪拉的智力和語言發(fā)展依然非常有限。正是由于卡瑪拉的語言剝奪時間太長,缺失了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錯過了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